事源:
有小朋友被指派去畫街巿的店,結果他去了畫一間雜貨。而雜貨門口放著兩種蛋,一種是啡蛋,一種是白蛋。小朋友問了兩種蛋有什麼不同,為什麼會不同顏色,老闆說因為雞吃的東西不同,產下的蛋就不同。
問題:
- 為什麼雞蛋的蛋殻會不同顏色?
- 有沒有灰色蛋殻的蛋?
關鍵字使用:
- 雞蛋殻
- 顏色
答案:
- 蛋殻的顏色主要因品種而異,飼料和其他因素會輕微影響顏色深淺,但不會影響色系。(詳細見註1)
- 常見的蛋類主要是分為粽/啡系,白系和藍系,灰色蛋殻應該是跟藍色系蛋殻近似的狀況。(詳細見註2)
其他發現:
雞蛋的營養跟蛋殻的顏色沒有分別,好像反而是跟蛋黃、蛋白的比例有差
網上找資料時台灣/大陸地區都會覺得,啡/紅蛋的營養價值比白蛋好,以致價錢也是啡/紅比白貴,這跟香港白蛋比啡/紅蛋貴的狀況不同。再看下去哪種蛋較貴的原因有很多,按台灣方面的說法,就有啡/紅蛋是由土雞、即是放養的雞,所以會讓人有種天然及營養價值較高的印像。另一種說法就是台灣本地一直以來的雞種都是白色的,而外來雞種才是啡/紅色的,基於物以罕為貴及外來者較貴的既定巿場運作模式,所以啡/紅蛋普遍會因為價錢較貴而讓人覺得營養價值更高。(詳細見註3)
對照香港的狀況,香港主要流通的雞蛋好像都是啡/紅蛋,反而白蛋較小。當年白蛋主要的來源會是美國的蛋,而啡/紅蛋好像就是大陸和泰國之類,而白蛋的基本上都是超大隻很整齊劃一地賣,反之啡/紅蛋多半會不太劃一大小和容易見到斑點,所以形像沒有那麼討好,也就有種賤價一點的狀況。
感想:
果然行銷手法會影響真相和知識的流傳。
蛋殼的不同顏色是因它所含的色素,所有雞蛋原來都是白色的,當蛋經過母雞的輸卵管時,色素會積聚在蛋殼上,甚至會滲入雞蛋內。褐色蛋殼的主要色素是「原卟啉-9」、來自令血液呈紅色的「血紅素」,藍色蛋殼的主要色素是「膽綠素」、也是來自血紅素,是令膽汁呈黃綠色的色素。http://www.mingpaocanada.com/healthnet/content.php?artid=6286
在 1976 年就 有兩位學者針對 108 種鳥類的蛋殼鬢進行了色素組成析。他們驚訝地發現,出現在蛋殼裡的色素其實只有 3 種,其功能就像色彩三原色一樣。這 3 種色素分別是原咯紫質、膽綠質,以及膽綠質與金屬的螯合物。原吡咯紫質產生黃色、粉紅色、棕色蛋殼,膽綠質則產生藍色及綠色的蛋。以不同比例混合原吡咯紫質、膽綠質,以及膽綠質一金屬螯合物,就會產生各種不同顏色的蛋。
http://kmweb.coa.gov.tw/mp.asp?mp=1
[專題報導-養鴨人家] 《蛋殼顏色的袐密》劉秀洲
應是消費者心理因素、因為以前台灣原有的雞、生出來的蛋都是白色蛋殼、以後引進外國的雞隻才有黃色蛋殼、兩者相較當然、物以稀為貴;這種觀念已深植消費者的心中,其實現在養雞戶動輒飼養幾千、幾萬隻、不管黃或白蛋殼的蛋都很多了
生黃蛋的雞原本是當肉雞,也就是主要是要吃它的肉,所以雞本身比較大隻,所需的飼料要比較多,成本就比較高 ;生白蛋的雞原本就是蛋雞,也就是主要負責下蛋的,雞本身比較小隻,需要的飼料就比較少,成本比較不用那麼高
https://hk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80219000010KK05298&guccounter=1
原文收錄時間:2018.05.08 07:47
最近見到新資訊,所以就更新了一下time stamp 和資訊
根據《雞肉以上,鳥學未滿》川上和人一書,鳥類的蛋為甚麼有不同的顏色,主要決定因素為他們的孵化環境。
1. 保護色需要嗎?白色會比較顯眼,容易吸引被獵食,啡色則比較能隱藏於草木的環境,而斑點在沙石場境也是不錯的保護色。
2. 防止被借巢下蛋:斑點或顏色的蛋,都是為了辨識防止被其他鳥類(杜鵑)的蛋寄放在自己的巢。
3. 白色的蛋因為不用額外產生色素注入,所以對母體的需要求比較低,而白色亦有助反光,減輕在日照下過度吸熱情況,所以在沒有上列兩項保護蛋的安全問題時,白色是為最有效率的蛋殻顏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