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真人真事改編"的議題電影常見「到底有沒有真實展示」的問題,很多時變成了製作團隊有沒有比觀眾更了解議題/貼近當事非主流群體的角度。但因為大部份非主流群體內部,也會因為不同的個體差異,而對如何逞現有不同的意見,就算有群體的代表在製作之中表達,也免不了被質疑是否立場偏頗/太過刻板。但近年自媒體/社交媒體發達後,很多時群體中的個體本身就擁有發言的權利和足夠的觸及率,所以非群體的人檢視議題電影時,就會變成「代理別人說話」。或者應該要強調,看了不代表完全知道理解,但知道理解了一個被修整成可以用電影表達的模樣,讓整個社會有一些資訊和角度,去促進話題的產生。
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公開上映後,由於借電影借主題曲和片尾動畫表達的主題:「選擇自由」太直白,所以更多noise是在討論劇情安排促進手語和人工耳蝸的對立。某程度上,這種狀況是在反映主流/健全主義中心思想下,對於二元對立的需求,無視了真實存在的個體差異中帶來之多元。